“中国天眼”有望2021年起向公众开放

   2020-11-06 互联网发吧网320
核心提示:有中国天眼之称的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今年1月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FAST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1月
  有“中国天眼”之称的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今年1月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FAST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1月4日介绍,“中国天眼”目前运行稳定,近一年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高灵敏的观测性能,已经发现超过240颗脉冲星。


FAST是由“人民科学家”南仁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构想,历时5年半建设完成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前后两代数百位科研工作者为FAST建设调试运行付出了巨大努力。FAST于2016年9月落成启用,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世界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FAST建设中,工程团队突破了大跨度、高精度结构制造及安装技术,研制的钢索疲劳强度是标准值的2.5倍;采用先进的测量控制技术,通过不同测量水平优势互补,将测量精度提升至4毫米;此外提高了系统的耐气候能力,每年可以多争取2000小时的观测时间。

去年中科院组建了FAST科学委员会,遴选并确立了五大科学目标,观测脉冲星就是其中之一。FAST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介绍,脉冲星具有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双重价值。FAST建成后,我国科学家开启了发现和研究脉冲星的新时代。“到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超过240颗脉冲星,力争在未来5年发现1000颗左右的脉冲星。”武向平说,不仅要发现银河系内的,也要发现银河系外的脉冲星。此外,还要努力去寻找更有价值的脉冲星系统,如黑洞-脉冲星双星系统,这个“组合”可以为精确检验引力理论提供完美的实验室。“我相信FAST具备了获得这一发现的灵敏度,下面就要看机遇。”

姜鹏表示,FAST正式运行后,近一年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超过预期设计目标近2倍。今年4月,时间分配委员会开始向国内天文界征集自由申请项目,目前已经接到170余份申请,申请的总时间约5500个小时,实际只能满足批准1500个机时,观测时间竞争相当激烈。“未来我们会考虑逐步向国外科学家开放。”

作为我国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中国天眼”一直备受关注,不少人都渴望能走近天眼,一睹超大科学装置的魅力。姜鹏表示,目前当地在FAST周边建立了观景点,未来FAST运行中心也会考虑在没有科学观测任务的维护期间,逐步向公众开放,提供参观和科普教育。

相关新闻

“中国天眼”已助力发表40余篇高水平论文

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射电波段最明亮的暴发现象,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但是释放能量巨大,相当于地球几百亿年的发电量在几毫秒内完全释放,但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

FAST的顺利运行使我国相关科研团队迅速成为国际快速射电暴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带领研究团队,利用FAST探测到一例非常罕见的快速射电暴重复爆,并且首次发现该重复爆的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偏振特征,这一观测对快速射电暴的辐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该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10月29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正式发表。

此外,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联合研究团队利用FAST对银河系磁星软伽马重复暴源进行多波段联合观测,借助FAST超高的灵敏度对射电波段流量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限制。该成果论文将于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在《自然》杂志发表。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了解到,目前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已达40余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